公會大小事
歷史沿革
.新竹米粉產業大事年表 | .地理的契因 | .歷史的米粉演義 |
.新竹的米粉,不只是米粉 | .工具機器 | .機械的進化 |
.新竹米粉產業大事年表
清朝 | |
---|---|
康熙 | 大南勢聚落維王世傑拓墾集團的南庄二十四聚落之一 |
乾隆丙子年 | 郭建出生 |
嘉慶丙辰年 | 郭清出生 |
道光戊子年 | 郭乾出生 |
咸豐丙寅年 | 郭泉出生 |
光緒戊子年 | 郭烈出生 |
1894 (光緒 20 年) |
郭樹出生、曾吉甫出生 |
日據時代 | |
1914 | 郭樹到大陸學做坎粉,年於學成,引進〔坎粉〕技術,新竹米粉生態逐漸改觀。 |
1919 | 新竹豪雨成災,客雅溪因山洪爆發,沖斷曲流頸而形成〔灣潭〕河道。曾吉甫當〔販仔〕銷售米粉〔天壇宮〕為米粉集散中心;〔隙仔〕有二、三十家在做米粉,以曾姓為主。〔間仔尾〕則以郭姓為主。 日本政府為蓋海軍宿舍〔三廠〕,〔隙仔〕米粉業者只好遷往〔灣潭〕旁的〔土窟啦〕,米粉業者向南勢里集中。 日據時代末期開始使用發動機、馬達等機器,米粉製作進入機器化時代。 |
光復初年 | 郭池經營〔池記碾米廠〕,首創以機器代工的分工模式,促使更多人將機器應用在米粉製作上。 光復初期,百廢待興,大南勢許多人找不到工作,重新投入米粉製作的行業,開啟新竹米粉業大放異彩的時代。 南勢里的米粉製作以水粉為主,以〔濕〕狀態出售,很少人做乾製品。 曾吉甫父子將銷售網擴及到基隆、台北等地打開新竹米粉的國內市場。 |
民國 35 年 (1946) | 郭煒創建〔南興米粉工廠〕。 |
民國 42 年 (1953) | 曾仲慶設廠,創龍山牌。 |
民國 44 年 (1955) | 磨米漿改用電動石磨。 |
民國 46 年 (1957) | 曾景福和親戚三人合夥開設〔東興鐵工廠〕成為新竹米粉機器專家,當時南勢的米粉業者,有半數以上是向〔東興〕購買米粉機器,加速米粉業的機器化。 |
民國 48 年 (1959) | 改用蒸氣鍋爐。 |
民國 50 年代 | 米粉生產的全盛期,有工廠 100 餘家,大南勢發展成新竹地區的米粉製造中心,有〔米粉寮〕之稱。 |
民國 60 年代 | 政府保護農業政策,導致米價節節上升,業者為降低成本,開始研究以玉米粉取代部分原料。原料的改變也影響到整個米粉產業的改變。六十年代以後,大南勢米粉工業開始轉型,小規模家庭工廠逐漸被機器化工廠取代,米粉工廠急遽減少。 |
民國 62 年 (1973) | 台北貿易商向陳勝民推銷玉米粉。經過試驗的結果不錯,陳獅與陳勝民成為玉米粉的經銷商。 |
民國 65 年 (1976) | 〔新慶發米粉廠〕被糧食局許派前往日本東京,大阪、神戶、琉球等地展覽。新竹米粉正式走上國際貿易之路。 |
民國 74 年 (1985) | 〔國豐工業社〕完成混蒸機。 大廠改用一貫化生產設備,並且改用玉米粉為原料,因而產生排擠效應,中、小型米粉廠因不敵競爭而紛紛倒閉。 |
民國 80 年代 | |
民國 87 年 (1998) | 國豐工業社研發完成切米粉機。 〔新竹市立文化中心〕籌辦〔台灣文化節、竹塹米粉情〕系列活動,提升新竹米粉產業文化。 |
特質 | 原料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純米 | 米加玉米粉 | 玉米粉 | 在來米粉加玉米粉 | |
外觀 | 灰、暗 | 有亮感 | 有亮感 | 有亮感 |
口感 | 柔軟 | 柔軟 | 最Q | Q |
味覺 | 有米香味 | 有米味 | 甜 | 有米味 |
天然食物纖維 | 無 | 有 | 有 | 有 |
原料成本 | 25 元 | 視比例而定 | 7 元 | 視比例而定 |
流失率 | 20% | 約 15% | 10% | 10% |
工具 流程 | 人力時代 | 皮帶時代 | 馬達時代 | 一貫化設備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洗浸 | 木桶 | 洗米機 | ||
磨 | 石磨 | 動力石磨 | 直立式石磨 | |
壓 | 石頭 | 螺旋式脫水機 | 油壓式脫水機 | |
米團 | 手工 | 紡迫粿機 | 紡迫粿機 | |
煮蒸 | 大灶蒸籠 | 煤油、重油 | 蒸氣鍋爐 | 混蒸機 |
攪拌 | 臼 | 紡迫粿機 | 紡迫粿機 | 紡迫粿機 |
米片 | 手工 | 皮帶掄仔 | 馬達掄仔 | 攪拌機 |
煮蒸 | 大灶蒸籠 | 蒸氣鍋爐 | 蒸氣鍋爐 | 蒸氣鍋爐 |
壓絲 | 槓桿米粉車 | 油壓米粉車 | 油壓米粉車 | 押出機 |
切 | 菜刀 | 菜刀 | 菜刀 | 切台 |
拆披 | 人力 | 人力 | 人力 | 人力 |
曬 | 竹篾 | 竹篾 | 鐵片乾燥機 | 蒸氣乾燥機 |
包裝 | 草繩、月桃繩 | 紙、竹簍 | 塑膠袋 | 自動包裝機 |
.地理的契因
新竹到處都有風,為什麼做米粉的業者大都集中在南勢里呢?南勢里有一個「米粉寮」?客雅溪以前有一個「米粉埔」?你知道這一些舊地名嗎?讓我們一起來找尋 新竹米粉發源的一些蛛絲馬跡吧!
客雅溪有九十九彎客雅溪原名「隙仔溪」,日據後始稱「客雅溪」,蓋因台語音轉成國語字。老一輩的新竹人都聽過一個傳說:傳說客雅溪有九十九彎,少了一個彎,就有一百彎。永遠缺一的一個數,所以無法出天子。
客雅溪畔有一戶人家,老家長有一個心願,就是家族人數達到一百人才要分家。但是卻一直達不到一百人。每當到了九十九個人時,生一個就死一個,永遠缺一個人,就是因為客雅溪只有九十九彎。
這個有點感傷的傳說,說明著客雅溪的曲流,天然的地理條件帶著一種宿命的無奈和遺憾。但傳說也點明了客雅溪「曲曲折折」的地理特色。客雅溪全程曲流地形相當發達,上游在竹東群山丘陵之間,為「刻蝕曲流」;如青草湖即曲流頸被切斷所留下來的牛軛湖。下游蜿蜒流轉於新竹平原,稱為「自由曲流」。
彎潭即為下游的最大曲流。永盛米粉廠以東原先就是客雅溪「彎潭」的水道,三十年前先後填了兩次,才成為現在的平地。當時,雖然屬於公有地,因為沒有人管理,許多人家便自行填地,自行加蓋。後來又因 南勢里長曾長森、新竹米粉商業同業公會 積極爭取,才由政府整地改為公有停車場、新竹米粉園遊會等多功能場地。
彎潭在客雅溪的曲流中,其中最大的彎叫「彎潭」。在清代,客雅溪在此形成一個向北彎曲的自由曲流,因地勢卑下而形成一片濕地,在溪流中形成一潭一潭的潭水,所以稱為「彎潭」。大正八年( 1919),新竹地區豪雨成災,客雅溪亦因山洪暴發,溪水衝斷曲流頸,行成新的河道。
「彎潭」指涉的地域,目前屬客雅、南勢和香山區的埔頂三里。從日治中期到民國六十年代,彎潭地區是客雅(隙仔)及大南勢(南勢里)米粉廠的主要曬場。
米粉寮施添福在「新竹地名辭書」寫道:
「民國五十年代以前,大南勢( 1)聚落四周,仍是一片水田,豐富的稻米生產,配合聚落旁客雅溪方便的取水,以及新竹地區特有的「風」,使得大南勢聚落成為製造米粉的最佳地理。」民國五十年(1961)代初期,為米粉生產的全盛時期,共有米粉工廠一百餘家,故大南勢聚落又有「米粉寮」之稱。
早期所謂的「米粉寮」,指的應是郭家祖厝「間仔尾」這一帶,因為整個郭家祖厝家家戶戶都在做米粉,外地人乾脆叫這裡為「米粉寮」。後來是因為「隙仔」做米粉的居民搬到「土窟啦」、陳家祖厝也有七戶加入做米粉的行列,「米粉寮」的範圍才含蓋了彎潭、延平路以北,整個大南勢也逐漸成為製造米粉的重鎮。
「間仔尾」可以說是郭家米粉的發源地,根據耆老表示福建惠安郭姓祖先遷台後來此定居。據說他們在大陸時就以做米粉為業,搬遷來新竹之後,發現此地的風候更適合做米粉,所以就重操祖業維生。
米粉埔客雅溪因為曲曲折折,所以凸面的河階平坦寬闊、河埔地沙石受熱易乾,且溪邊風力強勁,適合曬米粉,做米粉的人家就把批好的米粉(成型完成),一竹蔑一竹蔑 搬到溪埔「曬」。溪埔由於經常可見滿河埔曬米粉的景象,久而久之曬米粉的溪埔又叫作「 米粉埔 」了。
早期客雅溪從「天公壇」、「隙仔」、「彎潭」、 「土窟啦」 、 「間仔尾」,沿岸的溪埔都有業者在曬米粉。不過「間仔尾」人所說的 「 米粉埔 」,專指的是郭家祖 厝對面的這塊溪埔地。
間仔尾「間仔」指的是郭家祖厝,「尾」應是路底之意。因為已經靠近客雅溪埔了。
「隙仔」與「土窟啦」
「隙仔」,指延平路和中和路(下井巷)之間,經國路兩側的聚落。因在「 隙仔溪 」出竹東丘陵的出口處,故名「 隙仔 」。日據末期,日本政府為了建海軍宿舍(現在所謂的「三廠」),於是將「 隙仔 」原有的居民趕走,這些居民,原本以做米粉為業的人,只好搬到對面的「土窟啦」。因為「土窟啦」也是溪埔地適合曬米粉的緣故。「土窟啦」是彎潭旁的淤積地帶,因日本政府造飛機場,挖此地的河川旁泥土去填機場,此地變成低窪地,故稱為「土窟啦」。光復後「土窟啦」陸續被填平造地。
.歷史的米粉演義
根據新竹市志上記載,「米粉」這種食物的起源是:
「當五胡亂華,華人南遷閩浙時,仍以稻米榨條而食,即當今之米粉也」、「米粉之製法由福建傳入台灣」
因此史料上的說法認為:中國大陸的北方人習慣吃麵條,到了南方仍以「米」來製作麵條,是今日「米粉」的源起。由於年代久遠,已無從考據,不過「新竹米粉」從「福建」傳入,倒是可以確定的。
老一輩的長者表示,米粉的起源,就是為了飲食的方便性。客人來了,洗米煮飯太慢了;米粉是熟的,煮起來方便,外出攜帶也方便。米粉在以前可以稱得上是「高級食品」,只有喜慶宴客、特殊節日才會以「炒米粉」招待客人。
米粉為什麼要添加玉米澱粉,原料的改變,新原料新秘訣
米粉是怎麼〔做〕出來的,你一定想知道,米粉為什麼要添加玉米澱粉呢?從前我們做米粉都是使用純米來做,但是純米製作米粉有其缺點,因為製作出來的米粉品質非常難以控制,原因是出在米身上,製作米粉的米稱之為〔在來米〕,在來米又叫〔本島米〕,黏性不如蓬萊米;蓬萊米早期又叫〔中村米〕,日本統治時代引進,黏性佳,但不能做米粉,因為會黏成一團,但蓬萊米逐漸成為台灣人的〔飯〕主食,所以在來米的地位逐漸沒落,因此大部份地區都改種植蓬萊米,只有少部份的地方還有種植在來米,北部地區因風大,不適合種在來米。
所以從日據時代,米粉業者就必須到中南部〔選米〕,因為蓬萊米價錢好農民為了生活,都紛紛改種植蓬萊米,雖說如此但重要的是,米本身從收割下來,它就不停的變化,內部還在成長,現在有一種冷藏米,就是為了讓米本身維持穩定,維持較好的口感,但是當時並沒有這個技術,使得當時米粉製作出來的品質非常難以控制,不會煮食煮食的人太多,容易糊掉(純米米粉煮食時,必須要相當小心注意!),因為如此米粉業者,無不苦心研究,將近有十餘年左右,才發現添加玉米澱粉,玉米澱粉它的穩定度高,成本又較低,容易控制,米粉不會容易糊掉,況且玉米澱粉它也是天然穀物,所以目前市面上的米粉大都有添加玉米澱粉下去製作,在來米成份當然會減少,比例上玉米澱粉與在來米...容易控制後,業者就可以大量生產,最後還開拓外銷市場。
.新竹的米粉,不只是米粉
大家所熟知的新竹特產–新竹米粉–其實不只是 「米粉」一種而已,老一輩的新竹人都會區分為「水粉」和「炊粉」兩種。其實以前的人所說的「米粉」,指的是比較粗的「水粉」,又稱「粗米粉」。後來才又發展出比較細的「炊粉」,又稱「幼米粉」「細米粉」。
「新竹米粉」在日據以前,因為新竹風有利於吹乾又粗又濕的「水粉」,所以聞名全省;光復後,又以能夠製作這種又細又Q的「炊粉」,獨到的技術和品質才能打響名號、知名海內外。但是現在的人卻少有人能分辨「水粉」和「炊粉」,一律統稱為「米粉」了。不過現在在市面上所看到「 新竹米粉 」大多是這種細細的「幼米粉」,成為「 新竹米粉 」最大的特色。
從製作方法來區分 「炊粉」「水粉」「炊粉」就是壓出細粉絲以後,再用蒸籠蒸熟。蒸的閩南語叫「炊」,故名「炊粉」。而「水粉」通常比較粗,壓出成型後,就放入開水中煮;閩南語叫「灑」,煮熟後還要放在冷水泡一下,以免沾黏。因為從水中撈起來濕答答的,所以叫「水粉」。
新竹風、米粉情我們都知道「新竹風」很有名,「新竹風」除了讓人冬天冷得受不了之外,你對「風城」這個封號還了解多少呢?「新竹風」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?「新竹風」和新竹米粉有什麼關係?就讓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吧!
除了外島、澎湖之外,新竹市的季風指數是西部各縣市最高的。因新竹的沖積平原由東南向西北呈「喇叭狀」開敞,無論東北季風或西南季風一進入本市,風勢即受到約束而增強。例如東北季風到此也略轉為北風,加上地形的關係,就像一股「穿堂風」一樣貫入新竹。新竹沿海一帶冬季季風甚強,風害甚烈,民間早就有「新竹風、基隆雨」的諺語。
一年之中,東北季風以十到十二月最盛,西南季風以六到八月最強。特別是在東北季風期間,本市因處背風面的「雨影地帶」,也就是在雪山山脈的背後,因此降雨量不甚豐沛。風強雨少,造就了風乾米粉的有利條件。特別是十到一月的「霜風」,空氣冷冽且水份少,若稍微有一點陽光出現,就是米粉業者曬米粉的最佳季節。
秋冬做出來的米粉品質最好,因為有三分日曬、七分風乾。夏天雖然太陽炎熱,高溫照射下,若沒有風來把水份吹乾,反而品質不盡理想。
也就是說「喇叭狀」的地形,使得季風來到新竹,有加壓、增強的作用;其次是背著雪山山脈,冬北季風所帶來的豐沛水份都留在基隆、宜蘭一帶,新竹的冬風不但強,而且「乾冷」,這就是製造米粉最有利的氣候條件。